作者:
時間:2020年06月18日
信息來源:
主動服務與被動服務的區(qū)別有那些不同?
主動服務,是指你主動發(fā)現并滿足顧客需要的行為。
與其對應,被動服務則是指在顧客的請求或要求下,你才去滿足顧客需要的行為。
在零售工作中,我們主張采取主動服務的方式。原因在于:
(1)很多顧客已經形成了由商家主動服務的習慣,如果你不能適應這種新的習慣,就會被顧客視為落伍。
迫于競爭的壓力,某些商家會率先主動出機,采取一些超越同儕的主動服務行為,并引導顧客接受和認同這種主動服務的做法。一旦顧客接受和認可了這種銷售服務方式,就會形成被動等待的思維定勢,如果你不能及時跟進顧客的新要求,自然會令顧客視為冷漠和消極。
如顧客一旦習慣于接受沃爾瑪迎賓員的歡迎之后,再走進未設迎賓員的商家時,便會覺得不如去沃爾瑪更受歡迎,并覺得該商家服務落后。
(2)主動服務能讓顧客感受到你熱情、友好的待客態(tài)度。
主動服務本身標志著你的服務意識要領先于被動服務者的服務意識,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好客態(tài)度,能夠被顧客有效感知,從而產生美好的顧客享受。在快樂心情的影響下,顧客更愿意和你進行有效的溝通,進而增加成交機會。
(3)顧客已經把自己置于主人的地位,作為他們的"仆人",只有主動去為主人提供服務,才能得到主人的賞識。
越來越多的顧客將自己視為至尊的榮者,在他們看來,你有責任也應該有能力主動發(fā)現他們的需求,并在第一時間為他們提供恰當的接待服務,讓他們的主人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。
有很多顧客,在進入一家商店之后的最初時間段,如果沒有受到主動服務的話,便會拂袖而走。他們可不想在這樣的商家消費,以免影響到自己快樂的情緒。
(4)主動服務可以有效激發(fā)顧客反饋,從而有利于形成互動溝通關系,為了解和滿足顧客需要奠定關系基礎。
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,是建立信任和達成交易的前提條件,要想消除陌生感,需要溝通一方采取主動溝通行為,方能引導另一方作出溝通反饋。而顧客(不僅是顧客)通常都愿意在別人主動的前提下和別人建立溝通關系,這樣可以消除因率先提出溝通請求可能帶來的尷尬和被動。
因此,服務一方只有主動采取服務行為,方能打開溝通僵局,讓顧客在自然輕松的情況下進入快樂的溝通狀態(tài)。
這就要求你必須善于主動發(fā)現和深入探究顧客的需求,而不是等著讓顧客來找你訴說他們的需求,并要求你為他提供服務。
我們鼓勵和倡導主動服務,并不意味著被動服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比如,顧客找上門來或打電話給你,要求上門維修,或者要求退換貨,或是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等,這時候你可能只好為顧客提供被動服務了。
我們提倡主動服務,也不意味著你一定要主動向顧客推薦商品和替顧客作出購買決定,而是主動接近顧客,為顧客營造良好的溝通氣氛,通過建設性的溝通摸清顧客的需求。
如今,不善主動服務的人,就如同守株待兔的那位懶人一樣,最后是會餓死的。
思考題:假如你總是等待被動服務的機會,情況會是什么樣子?
文章摘抄于:《完美服務必修課:零售服務培訓金典》 作者:閆賀尊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建議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